
走共建之路 “網”羅社情民意
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習近平在4.19講話中指出:“很多網民稱自己為‘草根’,那網絡就是現在的一個‘草野’。網民來自老百姓,老百姓上了網,民意也就上了網?!绷暯胶霸捀骷夵h政機關和領導干部“經常上網看看,潛潛水、聊聊天、發(fā)發(fā)聲”。

2018年部長通道”開啟前,中外媒體記者提前就位“排兵布陣”。(圖片來源:央視網)
截至今年2月底,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庭審64.6萬件,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4278.3萬份;今年兩會,“部長通道”“委員通道”和“代表通道”記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提問;政府工作報告、“兩高”工作報告、中央預算報告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查看……
“讓互聯(lián)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,成為了解群眾、貼近群眾、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,成為發(fā)揚人民民主、接受人民監(jiān)督的新渠道。”習近平的囑托讓網絡成為新媒體時代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“新紐帶”。網絡理政已經成為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必修課。
“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,對互聯(lián)網監(jiān)督,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干部個人提的,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,我們不僅要歡迎,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?!比绻荒軓膬刃闹匾暰W民和網絡民意,就很難做到堅持“一切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,一切發(fā)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”的基本觀點。
新時代,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通過“網絡”走“群眾路線”顯得更為重要。要經常上網察民情、解民憂,多傾聽群眾的呼聲,了解群眾所思所愿,運用網絡“匯民智、分民憂、解民難”,用網絡搭起一座官民良性溝通的“橋梁”,讓互聯(lián)網成為連接黨和群眾的“高速公路”。